分卷阅读232(1 / 2)
,复得返自然’的清闲。”
孙志亮自然没有寻章摘句的本事,这是高松然替他润色的结果——虽然不教语文,好歹也是文科生嘛。
“大年初四的夜晚,我躺在老乡家里还算温暖的床榻上,满心期待着第二天,村里的迎财神仪式会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舞龙舞狮表演和烟花爆竹这些城里看不到的东西?没想到,半夜一点半,我却被房前屋后的一片嘈杂惊醒了。那天晚上,下了场暴雪。”
说起那夜的暴雪,在场不少同学都记忆犹新。农科院基地附近的村庄,和运夏市隔得不算太远,一个小时的车程。乡下雪下得更大,但城里也受了波及。
看着银装素裹的城市街道,不少同学玩心大起,纷纷跑去小区里堆雪人、打雪仗。毕竟,这么大的雪,运夏市也不是每年都遇得到。
“我所在的小河村,即使是冬天,农民也并没有闲着。大棚里种着许多蔬菜,如果大棚被暴风雪压塌,则无法起到保温效果。对温度敏感的蔬菜会因为低温而迅速枯萎,甚至死亡。一些大棚内的蔬菜,还是村民们与农科院合作的成果——农科院出样本种子和工钱,村民们出力栽培。倘若这些大棚里的蔬菜也没了,损失的并不光是一家人的收入,也是不少研究人员几年的心血。”
那天晚上,几乎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连夜跑去加固、修复大棚了。孙志亮所在寄宿家庭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平时只在家里做做饭,也跑去了田间帮忙。
“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也加入了他们。半夜两点出门,干到天亮了,危机才勉强解除,我浑身湿透地回到了寄宿人家。我是客人,他们并没有让我干多少活,但我也累得精疲力尽,几乎两天都爬不起来。”
回到寄宿人家,孙志亮还因为累成了狗,被老奶奶笑话了。
见他实在累得动不了,农科院给他放了一天假。于是,暴雪后第二天,孙志亮就待在屋里,老奶奶聊了起来。
他又加深了对农村生活的辛苦的认知。
老太太的娘家、夫家都是农民,守寡后跟着小河村的外甥住,三代种地为生。
遇上干旱季节,河里水不够了,全村按人头分配,排队、抢水、浇地。半夜爬起来浇水,老奶奶几乎每年都要遇到。没办法,村里排到你家半夜上,你敢偷懒,那对不起,你家的地就没水了。
遇上季风带来的连绵暴雨,也会像今天一样,全村男女老少只要能喘气的,都要跑去地里挖排水沟,免得庄稼被淹死。
“他们的辛劳和收入是不相匹配的。一家人在田里辛苦一年,到手的收入也往往只能勉强满足一家温饱。若是想存下钱来,为灾年准备一些储备金,还得养动物、做副业。”
还有收获季,连续一个月每天睡不到五个小时都是常态;天还没亮,就蹬着三轮车,载着满车厢刚由家人连夜收割来的菜,去集市里贩卖;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雨,外面晒的谷子来不及收,被雨水泡发芽了,便是半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接触了农家的生活日常,孙志亮才真正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有多苦。
“站在农人的角度,他们巴不得庄稼能半夜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要提早收割、多挖水渠呢!”
短短几天,孙志亮就已经感受到,那个网络段子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严重淡化了农业生产的辛苦。
孙志亮又说到了他在农科院帮忙研究的项目:特异性增强、对土壤肥力没有影响、且对地下水源几乎无污染的新型除草剂。
“我知道我能做的非常有限。在刚进农科院帮忙做研究时,我还质疑过,研究这么细致的东西,意义到底在哪里?亲身经历感受过农民生活的辛苦。我才意识到,只要能让他们的生活少辛苦1%,都是有价值的。”
第159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