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4(2 / 2)

加入书签

这天晚上,留在学校的住校生并不强制上晚自习,10班除了秦添、王宇、杜寒、曹毅四个人留在班上,其他同学都回了宿舍。

曹毅留在班上,却不是自习,只是因为宿舍里打游戏的室友们太吵——自从他开始走火入魔一样下围棋,宿舍里几个爱打游戏的室友想组队五黑,都喊不动曹毅了。

在外兴奋了一天,哪怕王宇都有些坐不住。平时,要不是晚自习课间太吵了,他能坐定三个小时都不带挪一下屁//股的。

今天不一样。高松然注意到,王宇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作业写到一半经常低头看手机,高松然也没太在意。

职业体验活动,名义上属于社会实践,实际上还是给孩子们一个集体出游、感受社会的机会。这样热闹的一天之后有些坐不住,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晚自习时,同学们在下面各自忙碌,高松然没有过多干涉。他自己备完了课,便又开始思考李运鸿的天赋词“不打”的含义。

他的初步判断是“不打自招”,这个词也是让他萌生了“10班刑侦小分队”主意的原因。不过现在,高松然又有了一个更妙的猜想:李运鸿能判断人有没有撒谎,不正让人联想到“出家人不打诳语”?

好巧不巧,李运鸿的父亲,年轻时还真当过几天和尚。

第二天,高松然从剧院小分队带队的马老师以及一些同学那里搜集到了更多的信息。

绝大多数令人感到非常乐观。例如顾凯兴结识了一位正经跟师父学过相声的演员,两人交流不断,相互学习。

比如林鹰,他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先被非遗传承人其中一位无端歧视、无端讨厌,又因为他对玉罕族的美食文化有所了解,让在场的另外一位叫古阿子的老人仿佛找到了知音。

林鹰,美食?

10班有了葛希瑶这个嗅觉无敌灵敏的香水、葡萄酒鉴赏家,难道也会出一个味觉灵敏的同学?

马老师在剧院忙于照看自己的儿子,同时维持10班的秩序,他并不清楚林鹰和古阿子老人具体的交流过程。也就没有和高松然汇报。

在高老师面前,林鹰坦陈,自己从小就不好养,吃不惯在正常人眼中无比正常的正常食物,偏偏对少数民族偏门食品感兴趣。他和古阿子提到的几种玉罕族传统美食,也都是林鹰向往已久却无从品尝的东西。

和高松然说话的当口,高松然已经通过天眼,看到了林鹰的天赋——“无为”。

不对呀,如果“无为”正如字面意思上那样,若是非要在10班找一个最符合这个词第一印象的同学,有宠辱不惊的品质,肯定是吴震寰。

而林鹰根本不像这个性格的孩子啊。

高松然也没太多想,学生在自己面前说话,他不能心不在焉。给孩子看出来了,自己就不一定能得到孩子们同样的信任啊。

林鹰还说起他对食物口味的偏好,似乎并不仅限于国内的家常菜。

这种奇怪的习惯还发扬到了他对外国食物的探索之上。

在他初中刚毕业的暑假,林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