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5章 大奸似忠(2 / 2)

加入书签

司马懿摇头:「王祥是去年春天在徐州举的茂才,而后又被吏部点了温县令。彼时为父与陛下俱在秦州,对此等小事并不知晓。」

「前两日我调了吏部档案,徐州吕虔举他之时并未说这些虚名之事。想必当时留守洛阳的卫臻也顾不上这些。」

司马昭问道:「那他二人这些事情是何时要传起的?」

司马懿捋须笑道:「两个徐州来的土老帽,竟还以为洛阳是早年那般气候丶造出些声势就能高官得做了?」

司马昭诧异了起来:「陛下最厌恶虚名!两年前我兄长就遭了罪,父亲为何不提醒他二人一下呢?」

「为何要提醒?」司马懿淡淡道:「举他为茂才的是徐州刺史吕虔,选用他的是吏部尚书杨暨和尚书左仆射卫臻,意图扬名的是他们兄弟本人,哪里和我有关系了?」

「为父贵为三公,不过礼贤下士,结交一州茂才提携后进而已,哪个能说我的不是?就算到陛下面前,我也有理!」

司马昭道:「这样一来……他们兄弟的声势造的如此大丶故事编的如此离奇,恐怕朝廷和校事必然知晓。」

「若朝廷不究,父亲作为首个对他二人表达善意的公卿,二人自会念父亲的情。若是陛下不快令朝廷追究,从徐州到吏部再到左仆射,统统都要倒霉。」

司马懿嗤笑一声:「你小子,不傻啊!」

司马昭挠了挠头:「父亲明鉴万里,儿子赶不上父亲半点。」

请您收藏_(六\\\九\\\书\\\吧!)

「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啊!」司马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今日你兄长不在,一会你随父亲一同去堂外迎接。」

「是。」司马昭点头应下,但却因父亲又提到兄长,破坏了方才父慈子孝的良好氛围。

父亲是不敢恨的,却对兄长的不满之意又加了一丝。

不多时,王祥丶王览二兄弟一并前来,礼数周道十分得体,还带了许多司马懿温县老家的薯蓣来。

王祥作为温县令,带些司马懿的家乡特产来丶再正常不过了。

入席坐定后,王览丶司马昭两个年轻士子几乎都不言语,听着司马懿与王祥二人互相交谈。

一会儿说说温县风物,一会儿聊聊徐州特产,还说说徐州州里的风土人情。当真是只论情谊,不论其他了。

宴席慢慢接近了尾声,王祥即将出门告辞的时候,司马懿淡淡问道:「休徵明日去吏部报导?」

「禀司马公,正是如此,属下明日就去吏部。」王祥恭敬答道。

司马懿道:「你初来洛阳,可认得西乡侯?」

「西乡侯?」王祥来洛阳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听闻司马懿发问,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是不是昔日凉州刺史张德容张公之子?」

司马懿语气平缓的说道:「张缉,张敬仲,袭了他父亲之爵。」

王祥虽不明白司马懿之意,但还是客客气气的应道:「既然此人能得司空看重,属下明日就去拜访一番。」

司马懿道:「张德容是我故人,张敬仲现为三署郎,理应出仕。你送来的薯蓣不错,也该让他尝一尝了。」

王祥会意:「温县薯蓣最是养人,一方水土却育出国之英才。」

司马懿点头:「刘文恭在河内官声如何啊?他也算是我本郡的父母官了。」

刘文恭,说的就是如今的河内太守刘靖。刘靖乃是昔日扬州刺史刘馥之子,政声颇佳。

昔日刘靖在朝中做尚书郎之时,与司马懿也是相交甚笃。

王祥虽不知晓这些细情,但还是试探着说道:「刘公在河内为任造福一方,河内这几年皆堪称大治,皆刘公一人之力也!」

司马懿再没说其他的了:「夜深了,休徵早些回馆驿吧。若是日后能在洛阳久住,那就要好好挑一间宅院了。」

王祥施了一礼,告辞了司马懿后,转身与王览二人向外走去。司马昭似乎看着王祥的背影,似乎走时的脚步丶比来时要更轻快了些。

不知是不是与司马懿方才说的话有关。

这种模棱两可的政治暗示,只会让听者慷慨激昂丶自以为得志。但若细究下来,司马懿的言语里没有承诺丶没有应许,也没有半点有效信息!

只能说在朝堂上混迹了半辈子,应付一下徐州来的王氏兄弟足够了。这两人再大的见识也不过是在一州之中,如何见到过洛阳英杰呢?

司马懿背着手向书房走去,司马昭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出言问道:

「父亲,你说这王氏兄弟二人能做高官吗?我看此人面相忠厚,可内里却藏了许多心思,不像是公卿的气度。」

司马懿停下反问:「什麽是公卿气度?」

司马昭想了一会:「自然是像父亲这般,言谈举止尽皆智慧,有匡扶社稷之才。」

司马懿又问:「那他们二人呢?」

司马昭摇头:「儿子也说不上来。」

司马懿向前走去,没有转身:「那就看他们二人自己的造化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